新聞日期:2021-07-16
新聞來源:經理人
簡鈺璇 採訪·撰文
全球化為企業帶來低成本、高效率優勢,卻讓供應鏈加長,協力廠數量更多,危機來臨時,往往難以應付。在這波新冠肺炎(COVID-19)的疫情,我們見證了牽一髮動全身的威力。根據高盛估計,疫情造成的晶片短缺,影響了 169 個產業,讓供應鏈的風險管理課題浮上檯面。
經濟部出版的《2020年中小企業白皮書》統計,台灣有超過 149 萬家中小型企業、占全體企業 97.65%。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理事長白宗城觀察,大部分業者處於被動狀態,沒有靈活的應對策略,建議中小型企業應用簡易的 3 步驟:風險識別、風險預防、危機回應,提前設想最糟情境與應對方式,強化企業韌性,才有機會從下次危機中勝出。
風險識別:識別企業危機,算出潛藏的風險值
未必每個風險都會對企業構成威脅,以疫情來說,人與機台需要合作的製造業會受衝擊,但能遠距辦公的企業就能安然度過。企業可透過3個問題,評估組織內是否有難以應對的風險:
1. 哪裡可能出問題?
2. 危機發生的機率為何?
3. 風險發生後,對企業的影響程度?
通用汽車用列舉法的方式,將企業弱點全部列出,並分成策略、營運、財務及災害等 4 種類型,位置愈靠近中心代表愈可能來自組織內部,而放在邊緣的項目,則可能從公司外部發生。此圖可做為經理人擬定風險預防策略的參考。
參照下表,逐一判定同心圓中各個弱點的「發生機率」及「發生後對企業影響程度」,將「發生機率分數 × 企業影響程度分數」算出各別事件的風險值,從高度風險的開始預防。經理人可就公司的資源與經營策略,彈性調整風險的預防指引及風險值的估計方式。
*閱讀詳細全文請至→經理人-一張圖找出企業的潛在危機!擬定防範策略,不怕下隻黑天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