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September 2022

SDGs是什麼?和ESG有什麼不同?前聯合國官員帶你一篇看懂

  摘要   1.2015年9月,聯合國大會全體會員通過《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SDGs就涵蓋在這份議程中,包含經濟成長、社會融合、環境保護等會相互影響的各項課題,並提出統一性的對策。   2.ESG是投資方針對企業獲得的資源(不限於透過股票、債券等投資),是否對經濟、社會、環境產生正面影響,從長期視角來評價的投資方式。   3.SDGs的架構則大許多,從全球規模的社會議題到日常的消費行為、生活方式,以各種行動為對象,訂立遠大的目標。   2012年聯合國永續發展會議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辦,距離上次1992年在里約熱內盧舉辦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地球高峰會)已經相隔了20年。本次的提案事先統合了MDGs並製成文件,最後經由當時聯合國193個會員國同意後成形。   就在MDGs(編按:千年發展目標,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2015年底期限將至之時,2015年9月聯合國大會全體會員一致通過新的文件,就是《改變我們的世界:2030年議程永續發展》。   SDGs的誕生   通過大會決議的這份文件通稱為《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這份以英文寫成共35頁文件,文中列出17項目標、169項指標做為永續發展目標,SDGs就涵蓋在這份議程中。   SDGs不僅銜接MDGs無法達成的課題,還包含了經濟成長、社會融合、環境保護等會相互影響的各項課題,並提出統一性的對策。相對於MDGs的對策只針對開發中國家擬定,SDGs更為普遍,不分開發中國家或先進國家,而是以所有國家為對象。   撇開過去不是勝者就是敗寇,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二元論觀念,SDGs提出了「永續共存」的新策略。2015年9月聯合國193個會員國,全體一致採用這種共存策略,也意味著人類已經達到某種成熟度。   人類物種自誕生以來歷經20萬年漫長歲月,終於提出共通的理想,雖然只有短短的15年,但至少是在大家都同意的情況下具體描繪出理想的未來。不誇張地說,這份文件可說是總結了地球上70億人口的意見,是人類生存策略發展的巔峰,劃時代的事件。   人類史上第一次的共存策略《聯合國憲章》中加上時間的維度,同意以這份文件描繪出2030年人類理想的存在狀態。   接下來就是接受考驗的時刻,SDGs揭示人類共通的理想世界,能否在2030年實現。我們正站在歷史的轉捩點上。     ESG投資的現況與課題   日本政府年金投資基金簽署責任投資原則已經過了5年,但ESG的本質並未獲得廣泛的理解。和企業理解SDGs本質一樣進度緩慢,很多企業會問為什麼要投入ESG?有什麼意義?大家急切想了解的理由之一是,ESG與投資行為密切相關,所以被認為是上市企業該做的事。   SDGs與ESG的關係   有人會問,SDGs與ESG有什麼不同。還有不少人會把SDGs和ESG混為一談。大多數的日本企業還是難以理解當中差異,因為長久以來他們被教導要投入企業社會責任(CSR),還要創造共享價值(CSV)以實現社會價值為目標。光看這張圖,也很容易讓人以為SDGs還有ESG應該是上市大企業才要做的事。   ESG是投資方藉由金錢這個重要的工具,針對企業獲得的資源(不限於透過股票、債券等投資)是否對經濟、社會、環境產生正面影響,從長期視角來評價的投資方式。另一方面,「企業社會責任」和「創造共享價值」比較像是結合企業與社會的概念。投資人不會直接對社會造成影響,而是透過投資活動要求企業提升長期性的價值,讓企業努力解決社會問題,簡單來說,就是擁有間接性的影響力。   SDGs的架構則大許多,從企業、投資人、國家、地方政府、國際機構、教育機構、非營利組織、非政府組織、公民社會等所有利害關係人,從地球規模的社會議題到日常的消費行為、生活方式,以各種行動為對象,訂立遠大的目標。   非財務資訊的考量     過去在評估企業價值時完全採用財務資訊。簡單來說,財務資訊就是財務報表上顯示的資訊,像是營業額、利益、訊息揭露等,也包括從這些訊息計算出來的股東權益報酬率、股價淨值比(PBR)、本益比(PER)等指標與成長率等。   但在前述ESG投資程度高漲的背景下,投資人開始重視非財務資訊。非財務資訊包含許多ESG的要素,是無法用數字表現在財務報表上的經營策略、經營課題、長期願景、風險與機會、環境保護、供應鏈的透明性、正派經營體質的健全性(治理)等。   如果把企業的財務資訊比喻成運動選手的身體的話,大概就是肌力、瞬間爆發力、持久力等顯現外在的強壯肉體。另一方面,非財務資訊就像是內臟的健康狀態。假使一位運動選手擁有可以出賽奧運的強健體魄,但內臟或血管罹患疾病,他的選手生涯大概也很難長久。一流的選手平時就會注意飲食和生活作息,保持內臟健康,提升身體能力。相對地,光只有內臟健康,也無法出賽奧運。只有同時擁有強健的肌力與健全的內臟,選手才能表現優秀。 …

SDGs是什麼?和ESG有什麼不同?前聯合國官員帶你一篇看懂 閱讀全文 »

ESG最前線/數位管控 強化決策力

在涉及化學品運作的實驗室、工廠,備妥每一項化學品的「安全資料表」(Safety Data Sheet,以下簡稱SDS)可以說是最重要的基礎工作。然而,維護看似簡單的SDS,實務操作上卻是不簡單。它凸顯了傳統人工作業面臨的兩大瓶頸,同時也代表「數位轉型」得以發揮的價值。 ​     一、標準化:SDS由人工編寫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格式未統一或數據引用錯誤,導致一開始建置的資訊就不夠精確。錯誤的SDS除了在儲存、使用過程有違規、罰鍰的風險,涉及跨國貿易的化學品不符合GHS(化學品全球調和制度)規範,也會遭海關退件。   數位工具的好處就是,協助執行者在第一時間把事情做對,減少資料更正、補件等重工的情況發生。   二、數位化:人工作業的第二項缺點,就是紙本資料分散的情況下,不容易做到集中管理。舉例來說,若是一名環安衛人員要同時管理分散在不同單位的多項化學品,光是紙本資料的保存、更新、統計就是一項耗時耗力的工程。   透過雲端平台的協助,管理者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掌握最完整的資訊,做出最有高度的決策。   過去曾有傳產客戶,評估化學品的雲端解決方案已經一段時間,也充分理解數位工具的優點,但是礙於作業習慣一直未付諸行動。想不到數位轉型的機會,就發生在一次意外過後。   這家客戶有許多化學品存放在實驗室,在高溫的夏季突然遇到空調系統故障,一時之間儲存空間的溫度大幅飆高。當管理者臨時找到具備空調、但空間有限的備援場所時,立即要做出的判斷就是:「應該先移動哪些品項?」   資深管理者可以依照自己豐富的經驗,迅速辨識出升溫後會變質、發生危害的品項,卻難保不會有百密一疏的「漏網之魚」。至於經驗不夠的管理者,恐怕就要淹沒在一堆SDS資料表中,逐筆核對第九項(物理和化學性質)、第十項(安定性與反應性)的資訊,找出風險在哪裡。   試想,在分秒必爭的化學品管理突發狀況中,我們有多少時間能浪費?又有多少本錢承擔人為判斷的失誤呢?當這些化學品透過雲端平台管理,不僅可以提高做決策的品質,更可以縮短做決策的時間。   幸運的是,這一次空調故障的危機,就成為了數位轉型的契機。     ​​作者: 吳育宏 / 威煦軟體開發公司 總經理 刊登: 經濟日報《ESG最前線》專欄 標題: ESG最前線/數位管控 強化決策力  

碳中和

WSP觀點/老闆要的碳中和,我該從何下手?

氣候變遷議題在國際間早已討論許久,而一直到《巴黎協定》,歐盟公布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宣布預計要在2023年上路,以及各國紛紛提出2050淨零排放的策略行動與國發會臺灣發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才一瞬間將碳管理議題在檯面上引爆,成為現階段產業界為最熱門的話題。   面對碳管理浪潮,老闆紛紛問起下屬面對淨零排放,我們要怎麼做?要先做什麼?別人都在做什麼?而碳中和這名詞也在此時浮現在老闆們的眼前,成為企業首要達成目標,別人都開始在動作了,自己不能落後於競爭對手之後。當老闆動了嘴,指示你去執行碳中和,摸不著頭緒不知道要怎麼起頭嗎?本文來帶你進入外表看似深奧,但內心其實很直白的碳中和吧!   在碳中和怎麼做之前,針對碳中和與淨零等名詞還沒搞懂嗎?可先閱讀「碳中和?淨零碳?淨零?他們差別在哪裡?企業又要如何因應減碳趨勢?」一文了解喔!  ​​ 碳中和目前有標準規範嗎?   要了解碳中和該怎麼做,必須要先知道執行碳中和的規範,比方要做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採用ISO 14064-1,做產品碳足跡溫室氣體盤查採用ISO 14067,那碳中和有ISO可依循嗎?   目前碳中和還未有ISO國際標準,現階段主要是依循英國標準協會(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 BSI)公布的PAS 2060碳中和規範,PAS 2060發展為由BSI於2010年4月發布,作為國際第一個碳中和參考標準,並在2014年國內環保署為推展減碳行動至企業層面,與BSI共同合作研修並發布PAS 2060:2014標準,同時中文化為「實施碳中和參考規範」,為目前國內依循的碳中和標準規範。   而據消息指出,碳中和標準規範將以PAS 2060碳中和為設計藍圖,在2023年後會發佈ISO 14068。因此,現在就提前了解PAS 2060執行方式,等於超前部署取得碳中和ISO標準的門票囉! 碳中和執行流程與步驟?   一般談到碳中和,簡單來說大概是三個主要行動概念,分別為盤查、減量及抵換,不過光知道這三大行動概念可能還是不知如何展開碳中和。 資料來源:AB   打開環保署與BSI發佈的中文化PAS 2060,在執行碳中和流程一共有8個步驟,從這8個步驟一一下手就可以實施整套完整的碳中和,而經由第三方單位進行查證後,所有步驟內容都會寫成報告書對外宣告,最終會產出碳中和報告書,若有事前承諾宣告(非必要),就會產出「碳中和承諾報告書」(事前確證)與「碳中和達成報告書」(事後查證)兩本報告書。 ​ 碳中和執行8步驟 資料來源:碳中和實施與宣告指引,環保署   ​選定碳中和主題與範圍   在開始研擬報告書內容之前,最重要的是要先釐清碳中和的標的物,不同標的物類別對應的報告內容會有所不同,比方碳盤查的適用標準就不同,如果是進行企業辦公室場所碳中和,則屬於組織活動,適用於ISO 14064-1組織活動產生之溫室氣體盤查;若是企業的某一項產品,則適用於ISO 14067產品碳足跡,針對產品生命週期做溫室氣體盤查。 ​​ 撰寫碳管理計畫書(碳中和報告書)   碳管理計畫書內容在環保署碳中和實施與宣告指引中,有提供計畫參考範例,內容除了溫室氣體盤查外,實際執行的關鍵為「執行流程規劃」(範例2.4節)、「減量與抵換規劃」(範例四、五章)兩大項目。 碳管理計畫書參考範例 資料來源:碳中和實施與宣告指引,環保署   一、執行流程規劃   根據PAS 2060規範,實施碳中和過程依不同條件大致可分為三種流程: (1)基本流程;(2)納入歷史減量;(3)直接全抵換。一般因進行碳中和主要為宣示意義居多,直接全抵換並未有實質減碳意義,另歷史減量數據也較難以查證。因此,目前常見的碳中和宣告較多使用基本流程,也就是設定基準日後,進行溫室氣體盤查為第一執行期,第一執行期的時間長短可自訂,可視執行溫室氣體盤查的時間往前回推基準日。而從溫室氣體盤查後,設定宣告日(開始減量)起至達成日(減量與抵換完成)為第二執行期,因以全年度的碳排量較易與先前盤查數據做比對,故第二執行期間通常為1年,然後在該年度的最後結算減碳量,並就剩餘的碳排量進行抵換。   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若是持續進行多期的碳中和,第二執行期間後之時間長短都要與第二執行期相同喔,也就是如果第二執行期間設定1年,後面第三期、第四期都要設定為1年。 ​ 實施碳中和期程規劃 資料來源:WSP 公司彙整;碳中和實施與宣告指引,環保署 …

WSP觀點/老闆要的碳中和,我該從何下手? 閱讀全文 »

企業永續管理的關鍵是什麼?從CSR到ESG報告書撰寫

  ESG是什麼?企業永續管理的關鍵   近幾年永續投資成為各類市場參與者、基金與ETF 高度關注的投資趨勢,各界人士及投資大眾紛紛關注起CSR、ESG 等字眼,公司如何能在股東利益最大化的情況下,將資源妥善分配到對社會有益的項目中,「取之社會,用之社會」,讓社會與企業不再是獨立的兩個個體,而是共存共榮的生命體。   ESG 的這三個字首見於聯合國在2004 年發布的 “Who Cares Wins”報告中,字母分別代表E 環境(Environment)、S 社會(Social)與G 公司治理(Governance),世界各國政府與投資機構運用這三大原則,訂定相關法規制度、公司評等制度,將永續投資對應為有依據的條文規範,讓企業能夠有效推廣與制定策略。   從CSR到ESG思維:管理上的關鍵差異   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以及跨產業/跨國營運活動的普遍,企業營運對於經濟、政治、社會的影響日深,企業社會責任(CSR)在公司治理所受到的關注日益增加。CSR 屬於道德層面或意識形態的論述,討論政府、公司、機構及個人是否有責任對社會作出貢獻。CSR 主要泛指企業超越法律要求的標準,在進行商業活動時,在財務與經營情況之外,除了符合永續發展(Sustainability)的想法,亦考量對於社會和自然環境的相關利益者所造成的影響。利益相關者(Stakeholder)泛指受到企業的決策和營運所影響的個體或群體,例如:股東和投資者、員工、顧客、供應商、在地社區團體、母公司或附屬公司、合作夥伴等。   CSR 對於企業與公司治理的意義,逐年從企業慈善行為演變至風險管理,進而聚焦於共同價值的創造。結合公司治理(Governance)在CSR的社會(Social)或永續(Sustainability)的關注,ESG(Environment SocialGovernance)在環境、社會、治理三方面提供整合性的框架;例如,世界經濟論壇(WEF, World Economic Forum)提供了揭露企業ESG 報導動態的「ESG 生態系地圖」(ESG Ecosystem Map)以及「ESG 報導指標」作為參考。     跨國企業的營運在ESG 的整合步調上雖然互有快慢,但是整體上呈現了對於ESG 理念的認同與執行上的逐步演進;許多企業在整合ESG 的營運過程中,需要宏觀的視野以及長期持續的堅持,終究獲得顯著的成功。例如,Erik Osmundsens 從2012 年擔任執行長開始的轉型堅持,協助Norsk Gjenvinning從2018 起成為挪威最大的回收和環境服務提供商;Michiel Leijnse 2006 年起對於聯合利華(Unilever)旗下立頓(Lipton)茶葉永續來源的努力,促成了立頓茶包的茶葉,2015 年起100%由雨林聯盟認證的茶園生產;Paul Polman 於2009 年起對於聯合利華集團之棕櫚油採購的永續來源持續的協調與合作,促使聯合利華的農業原物料在2020 年達成100%永續性採購的目標。   2018 …

企業永續管理的關鍵是什麼?從CSR到ESG報告書撰寫 閱讀全文 »

BV

BV洞悉/如何在食品供應鏈中減少食物浪費

你也是食物浪費的其中一環嗎?。根據聯合國(UN)糧食和農業組織的資料,世界糧食產量的三分之一[1]被丟失或浪費,而歐盟(EU)估計,在歐盟境內有近20%的糧食被浪費[2]。   根據統計,世界上有近8.9%的人口活在饑餓之中。.[3] 浪費食物意味著各種用於種植、加工、包裝、運輸和銷售食物的自然資源也都被浪費了。此外,食品工業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約占世界總量的25%,每年排放約3.3GT,如果它是一個國家,它將成為世界上第三大排放國。[4]   從認知問題到採取行動,越來越多監管機構注意到食物浪費議題。減少食物浪費和支持在地農民, 是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中的目標其中之一。此外,減少食物浪費目前已是歐盟 “從農場到餐桌 “的核心戰略。   究竟什麼是食物浪費……以及它是如何發生的?   歐盟[5]對食物浪費的定義是:從食品供應鏈中所移除的食物和食物中不可食用的部分。這些浪費的食物將被丟棄或當成肥料(nutrient recovery)或能源(energy generation)。而食物浪費的定義中,不包括不可避免的損失(例如:受天氣影響而受所損的農作物),也不包括不可食用的成分(例如:骨頭或食品包裝)等。   許多食物的浪費是可以事先避免的。消費者作為食物鏈的最後一環,常因浪費食物而受到許多批評(例如:讓食物過期或購買過多的份量等),但實際上超過一半的食物浪費,在食物到達消費者餐盤之前即產生。例如在生產過程中,由於機器不當處理和不正確的儲存條件等因素,導致可能的食物報廢。在加工階段,也可能因污染或不適當的包裝而產生浪費。在食品運輸過程中,可能缺乏冷藏或儲存設施,或是滯銷或過期而導致損失而浪費。   因此,雖然消費者個人雖然可以透過”僅購買需要的食物”來減少食物浪費,但真正能減少浪費的食品業者,也應要透過自己的力量發揮關鍵作用。已有負責任的經營者在研究能做些什麼來正面解決這個問題。   要怎樣才能減少食物浪費?   解決食物浪費是實現永續的關鍵。SGD目標第12項-永續消費和生產,期望2030年全球零售和消費端的人均糧食浪費減半,並正向減少生產和供應鏈中的食物損失。   循環再利用   食品業的加工階段提供了豐富的可能性, 因為他提供了非常均勻且巨大的廢物流(waste stream)及大量集中廢棄物,這是一個減少食物浪費絕佳的機會。在這個階段,回收是一個關鍵的選擇,它可以產生像生質能源或堆肥等,具有高經濟價值的副產品。   許多正在開發中的剩食副加品,主要都是針對水果加工、穀物和漁產的廢棄物而來。如水果加工後的廢物可以當作食品添加劑、或醫療產品和化妝品的原料。此外,同時也有從肉類和魚類加工產生的廢物中回收有用的產品的研究,及從穀物加工中回收有機酸正在進行式行中。   食品業的加工階段提供了豐富的可能性, 因為他提供了非常均勻且巨大的廢物流(waste stream)及大量集中廢棄物,這是一個減少食物浪費絕佳的機會。在這個階段,回收是一個關鍵的選擇,它可以產生像生質能源或堆肥等,具有高經濟價值的副產品。   許多正在開發中的剩食副加品,主要都是針對水果加工、穀物和漁產的廢棄物而來。如水果加工後的廢物可以當作食品添加劑、或醫療產品和化妝品的原料。此外,同時也有從肉類和魚類加工產生的廢物中回收有用的產品的研究,及從穀物加工中回收有機酸正在進行式行中。   身為國際驗證界領導品牌,BUREAU VERITAS建議相關產業(食品生產、加工、運輸零售,餐飲業等)盡早掌握全球產業趨勢 必使組織更具競爭力!   參考資料: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oCVrkcaH6Q [2] https://ec.europa.eu/jrc/sites/jrcsh/files/kcb-food_waste_brief_print_hq.pdf [3] https://www.un.org/sustainabledevelopment/hunger/ [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oCVrkcaH6Q [5] Food Use for …

BV洞悉/如何在食品供應鏈中減少食物浪費 閱讀全文 »

BV

BV洞悉/如何落實國際標準組織化粧品優良製造規範?

  「化粧品」於「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的定義為「指施於人體外部、牙齒或口腔黏膜,用以潤澤髮膚、刺激嗅覺、改善體味、修飾容貌或清潔身體之製劑。但依其他法令認屬藥物者,不在此限」。化妝品如上述定義範圍所述,包羅萬象,也為多采多姿之精密化學工業,同時也是低污染、高附加價值之產業。   根據經濟部統計處資料顯示,化妝品產業為近十年成長最快速的出口產業之一,且國內業者致力發展自有品牌及積極投入研發搶攻海外市場,並遵循進口國的法規要求和國際驗證(如:ISO 22716),同時產品具高性價比及獨特材質,採創新行銷模式,廣受國際青睞。   在後疫情時代,消費者意識提升,除支持環境友善外,化妝品的高品質與安全性更顯重要。而國際標準組織化粧品優良製造規範(ISO 22716)則可符合此需求,透過製造場所的現場管制及管理,良好生產的實踐,讓業者避免產品對消費者的潛在風險。   ISO 22716透過15項品質管理原則,涵蓋產品各方面的安全控制要求,包含生產、管制、貯存及裝運等之規範。而業者該如何落實ISO22716?本篇文章利用五大現場管理要點(4M1E),亦所謂人(Man)、機器(Machine)、物料(Material)、方法(Method)、環境(Environments)與讀者逐一介紹:   1.人-管理階層與人員:ISO22716之實施為最高管理階層之責任,須要求全員參與。所有人員須瞭解其職責內容及有關文件,並遵守個人衛生要求,具備充分的教育訓練與技能及鼓勵報告在其層級內的不符合事項。   2.機-設備:可從使用、點檢、保養三方面來說明。在作業前,權責人員依相關文件要求,正確使用合適之設備。且確認設備已有必要之清潔及消毒。使用設備前後進行點檢,如有異常可啟動備用系統。設備需定期保養及維護,不致影響產品品質,如有缺陷須予以識別並隔離。   3.料-原料及包材:採購的原料與包材,須符合所界定與成品品質相關的允收標準,可依據供應商評估、技術條款或稽核等措施,確認是否為合格供應商。採購訂單、發貨單及交貨材料也須吻合。容器須予以標示以識別該批次及效期等資訊。材料之放行須由負責品質之權責人員執行。貯存條件須適合每一原料與包材,容器須予以密閉,並離開地面儲存。生產用水之品質須予以監測,避免汙染之風險。   4.法-檢驗方法:品質管制實驗室須使用所有必要的測試方法,以確認產品符合允收標準,同時也能規定原料、包裝材料、半成品及成品所須符合的要求。從進料檢驗、半成品檢驗、製程檢驗、成品檢驗、採樣等方法都須逐一制定。所有結果須明確作出核准、拒絕或待判定之決定。如有規格外結果須由權責人員進行調查。原料及成品留樣之規範依公司或相關法規保存之。   5.環-廠房設施: (1)須能確保產品之保護,使產品、原料及包裝材料混雜之風險減至最低。 (2)廠房建築應堅固,並能防鼠、防蟲、防塵,且易於清潔。 (3)須區隔或界定供貯存、生產、品質管制、附屬設施、清洗與盥洗區域。   最後,業者透過定期內部稽核,持續改善之自主管理精神,使其達到品質安全、顧客滿意及公司永續經營之正向循環,並在日新月異、精益求精「美」的產業中站穩一席之地。   來源:驗證專欄-如何落實國際標準組織化粧品優良製造規範?   ============ 延 伸 閱 讀 ============ ESG關鍵績效-化學品管理之於ESG的重要性 化學品申報管理有技巧,3招讓你更高效! 如何利用化學品管理,獲得永續發展效益? 解決五大化學品管理困難的應對方針 化學品相關法規一籮筐? 一次搞定職安法列管化學品分類原則與規定!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