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氣候變遷,你會想到什麼?水災?乾旱?海平面上升?冰層融化?但追溯到最根本的原因,其實就是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大量燃燒石化燃料,釋放溫室氣體,導致溫室效應、氣候異常。
早在1997年《京都議定書》即針對溫室氣體進行大規模的跨國商議,其目標是「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定在一個適當的水準,以保證生態系統的平滑適應、食物的安全生產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但始終未獲得顯著的執行成效,直至2015年,聯合國氣候峰會中通過的《巴黎協定》,正式取代《京都議定書》,期望能共同遏阻全球暖化趨勢,條文內容包含:
- 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革命前水準以上低於2℃之內,並努力將氣溫升幅限制在工業化前水準以上1.5℃之內,同時認識到這將大大減少氣候變遷的風險和影響。
- 提高適應氣候變化不利影響的能力,並以不威脅糧食生產的方式增強氣候抗禦力和溫室氣體低排放發展。
- 使資金流動符合溫室氣體低排放和氣候適應型發展的路徑。
《巴黎協定》及《京都議定書》差異比較表 資料來源:WSP公司製作
減碳的路上,金融機構不缺席
基於前述協定,對於金融產業而言,除了聯合國發布的「責任銀行原則(PRB)」、「責任投資原則(PRI)」外,臺灣政府機關亦積極推動「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綠色金融2.0」等政策,無非是希望透過金融產業的影響力,驅使臺灣企業落實永續發展及溫室氣體減量,提升氣候風險因應能力,並透過投資單位推動各項活動或規範,提出永續相關指數供投資人作為投資參考依據。
台灣投資單位推動各項活動歷程表 資料來源:江惠櫻,WSP公司重製
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上,由450多家總資產高達130兆美元的金融機構,成立「格拉斯哥淨零金融聯盟(the Glasgow Financial Alliance for Net Zero,GFANZ)」,該聯盟承諾書中強調,聯盟成員在計算減碳績效時,自身範疇三之碳排量應包括其客戶碳排量之範疇一、二與三,換言之,未來企業未積極將永續發展、溫室氣體減量等永續策略植入企業DNA中,將無法獲得優惠融資利率,甚至是各項金融貸款及投資。
是危機,也是轉機
隨著知名企業紛紛響應減碳趨勢,臺灣產業做為國際供應鏈的一環,更應該嚴陣以待,2020年7月21日蘋果(Apple)宣布2030年將達成碳中和目標,並承諾所有業務範圍都將實現碳中和,其中包含所有供應鏈及產品生命週期都將達成淨零碳排,意味著未來蘋果僅會與減碳執行成效優異的廠商合作,而這場碳中和、淨零排放的比賽,參賽者不僅僅只有蘋果一人,包含微軟、亞馬遜、三星等大型企業,因此這場戰役對全球企業而言,是危機也是轉機,減碳做得好,小蝦米也能變成大鯨魚,反之,若將減碳置身事外,原本的大鯨魚,也可能在這波浪潮下擱淺,被市場汰除。
各大企業減碳目標綜整表 資料來源:CTWANT,WSP公司重製
企業應該積極減碳的三大理由
- 提升企業因應氣候風險能力,增加金融產業投融資意願
- 符合大廠供應鏈條件,避免遭到市場機制汰除
- 提升企業形象與知名度
來源:WSP in Asia
============ 延 伸 閱 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