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馬騁風(金源康國際有限公司 資深顧問 / 企業永續管理師)
圖片來源: https://www.there100.org/10-year-anniversary
引言
在全球氣候變化日益嚴重的背景下,各國政府和企業越來越重視可持續發展和再生能源的使用。巴黎氣候協定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框架,但重新入主白官的川普總統於就職日再次宣布美國退出該協定,這對全球減排努力帶來一定挑戰。然而,許多企業仍在積極尋找解決方案,RE100便是一個致力於實現企業100%使用再生能源的全球倡議。
RE100 是「Renewable Energy 100%」(100%再生能源)的簡稱,是由 Climate Group (氣候組織) 和 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碳揭露專案) 兩個非盈利組織於2014年提出,使命是推動能源轉型,加速實現100%再生能源電網。這不僅有助於減少碳排放,還能促進可再生能源市場的發展,目前已獲得全球超過400家知名企業的響應,涵蓋知名品牌及重要供應鏈企業,會員總收入超過 6.6 兆美元,代表全球1.5%的用電量。在台灣,隨著政府對再生能源的重視和企業的積極參與,RE100的倡議取得了一定進展,但同時也面臨著諸多挑戰。
RE100在台灣的推手
中華經濟研究院自 2019 年起與 Climate Group 合作,擔任 RE100 在台灣的區域倡議夥伴,協助推廣綠電採購及再生能源發展,其主要功能包括:
- 推廣與教育:負責向企業推廣RE100的理念,提供有關再生能源的教育和資訊,並鼓勵企業參與RE100計劃。
- 技術支援:為參與RE100的企業提供技術支援,包括再生能源採購策略、技術諮詢以及相關的研究報告。
- 交流平台:定期舉辦會議和研討會,為RE100會員企業提供一個交流經驗、分享最佳實踐的平台,促進政策和市場的發展。
台灣企業加入RE100的概況
目前已有超過 120 家外商及總部設於台灣的企業加入 RE100,而開始有台灣企業加入RE100始於2018年,累計至2024年底已有36家知名企業響應此項倡議,包括台積電、國泰金控、台灣大哥大等。分析這張台灣總部會員名單可發現以下特點:
- 製造業占26家(72%):製造業為台灣重要的產業,但素來有高耗能、高排碳、高污染的「三高」特色。由於台灣製造業在全球供應鏈中占有一席之地,來自客戶的減碳要求促使產業成員必須採取更積極行動來回應。
- 承諾2040年為達成目標年度(Target Year)者占17家(47%):加入RE100的會員必須承諾於2050年前100%使用再生能源,目標年度可自行設定,但需逐年向RE100提交數據,說明再生能源使用情況及後續規劃。各公司的企圖心及執行難度或有差異,但台灣總部會員目前設定的目標年度以2040年的17家為最多,2050年的8家次之。期待未來在國家政策支持及再生能源市場進一步發展的條件下,能協助企業會員加快達標。
資料來源:https://www.there100.org/re100-members
Excel原始檔案:4.1 RE100 in Taiwan (For 台灣永續網)
資料整理:金源康國際有限公司
個別企業會員亮點
1.第一家加入RE100的台灣企業-大江生醫(TCI)
拔得頭籌加入RE100的台灣企業是哪家?答案可能出乎很多人意料,不是高科技業或護國神山,而是保健食品、機能性飲品與面膜製造商的大江生醫。
成立於1980年的大江生醫於2018年成為第一家加入RE100的台灣企業,大江能加入RE100的關鍵是在屏東建立了全球首座LEED黃金級、以太陽能供電的面膜綠工廠,並承諾在2030年以前於屏東磐石廠區100%全面使用綠電。大江生醫目前透過以下三種方案落實對RE100的承諾:購買台灣再生能源憑證(T-REC)、與再生能源發電業者簽訂再生能源購電協議(PPA),以及廠區太陽能發電系統自發自用;未來則規劃以自發自用為主要達標方式。
除推動屏東磐石、上海金山廠區屋頂全面裝設太陽能發電設備外,考量到工廠屋頂面積有限,為實現RE100的能源轉型目標,大江目前正積極尋找廠區外的空間來投入再生能源建設,預計在2025年達到50%綠電使用,目標在2030年達成100%使用再生能源。
2.設定最早目標年度的台灣企業-歐萊德(O’Right)
2018年加入RE100的美妝品牌歐萊德雖不是台灣主流的高科技產業,但設定2025年為目標年度卻是最具企圖心。歐萊德採取自建風力與太陽能發電系統,並透過再生能源購電協議(PPA)替代傳統能源。在2023年,歐萊德提前兩年達成RE100目標,成為台灣首家100%使用再生能源的企業,證明中小企業在能源轉型的過程中亦能發揮關鍵作用。
圖片說明:將頂樓闢成綠色花園與配備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歐萊德總部位於桃園龍潭區,也是棟知名的綠建築
圖片來源: https://www.oright.inc/tw/news/views/372
3.先上路再加速的美律實業(Merry)
電聲大廠美律實業於1975年成立,產品涵蓋耳機、揚聲器、麥克風、輔聽器及電池產品等。雖然電聲產業屬於低耗能及低排放產業,但作為蘋果供應鏈的成員,為了服務全球頂尖品牌,美律於2021年宣布加入RE100,啟動綠電計畫。2021年至2023年間,美律在再生電力方面的達成成果均達到承諾目標,並於2023年經董事會通過後,將目標年度從原來的2050年提前至2040年,承諾所有營運活動100%使用再生電力。從美律上修目標年度的決定可以看出其旺盛的企圖心及所承受的減碳壓力。
圖片說明: 美律實業RE100目標設定與達成成果曲線圖
圖片來源: 2023美律實業永續報告書(P.74)
RE100在台灣的推展挑戰
中華經濟研究院出版的2024台灣再生電力市場報告中的標題為“助力企業採購平價綠電”,呼應了近年來 RE100 成員將台灣列為最具挑戰的前十大綠電採購市場之一及說明為何台灣被RE100列為優先推動市場。
根據此份報告,RE100在台灣的推展面臨以下挑戰:
- 再生電力價格高且供應不足:台灣再生電力市場在成本競爭力方面不足,無論是與化石燃料電力還是其他地區的再生電力相比,均處於劣勢且供應能力未能滿足企業需求。
- 高成本的企業購電協議(Power Purchase Agreement,PPA):企業難以直接採購電力,尤其是PPA成本高昂,且要求買家具備較高的信用評等。
- 國產化規定(Local Content Rules,LCR):強制性國產化規定限制了國際投資,並增加了再生電力發展的成本。
- 躉購費率(Feed-In Tariff, FIT)政策:因開發成本的上升、在現行躉購費率政策下的再生能源價格居高不下,進而提高企業採購成本。
這些挑戰使得RE100在台灣的推展面臨困難,但也提供了改進的空間,例如建議取消未來離岸風電拍賣中的強制性國產化規定,但也提供英國及歐盟如何在不強制要求國產化規定但能有效整合在地供應鏈的案例供參考。目前政府已積極放寬國產化限制,希望在遵守WTO貿易規則的同時也能促進在地產業的發展,這也正是RE100努力倡議所希望的雙贏。
結語
台灣再生能源占電力總量比例計畫在 2050 年提升至 60-70%,RE100則致力於在 2040 年前實現全球淨零電網,二者的努力方向一致。RE100為具影響力的全球倡議之一,其推動的能源轉型目標有賴RE100會員的直接投資及與政策制定者的合作來實現。雖然RE100在台灣的推展面臨不少挑戰,但隨著政策逐步完善、市場供應增加,以及企業間合作的加強,台灣的再生能源發展潛力巨大。期盼RE100能持續發揮影響力,協助台灣成為全球再生能源發展的典範。
參考資料
- 2024 Taiwan Renewable Electricity Market Briefing: Advocacy for Afordable Corporate Procurement
- https://www.re100.org.tw/
- https://www.there100.org/re100-members
- 2023年大江生醫永續報告書
- 用陽光做面膜,讓這家台灣公司和蘋果、臉書平起平坐, https://www.cw.com.tw/article/5091835
- 2023年歐萊德永續報告書
- 台灣首家達成RE100目標的企業揭曉:這家永續美妝品牌如何改寫綠能歷史? https://www.oright.inc/news/views/457
- 2023美律實業永續報告書
- 蘋果供應鏈美律宣布加入RE100, 2050年100%使用再生能源, https://e-info.org.tw/node/232484
本文由金源康國際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