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知力
這幾年的大勢所趨,ESG相關的政府法規或供應鏈規範愈來愈嚴謹,企業要確保100%的「法遵」或者「合規」愈來愈不容易。
以一般的工業製造廠區來說,主要的主管機關包括:勞動部、經濟部、環保署、職安署、消防局,法規範疇從勞動關係(勞基法、性平法)、公司治理(公司法、證交法)、工廠運作(消防法、建築法)到財稅、智財、資安等,管理者需要關注的重點法條又因公司的營運模式、生產製程、原物料種類有所不同。
更進一步的挑戰是,當數百、甚至數千條法規有變動時,若是管理者沒有及時掌握異動前後的差異,並採取需要的應對措施,企業便暴露在違規的風險之中。如何「感知」經營環境的變動,是經營管理的第一堂課。
二、執行力
為了因應經常改變的外部經營環境,內部的作業流程勢必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改善優化。企業除了要有全面查核法規的能力之外,還要在判別為「不符合」(不合格)的項目中,確實執行改善計畫,並具備定期追蹤的機制。
實務上執行力的落差,通常發生在傳統人工作業的效率低落、傳承不易,或是跨廠區管理報表格式不一、協作不順暢等,這些人為作業的弱項(不夠標準化、不夠規範化),正好是數位科技可以發揮的強項。
三、決策力
上述「感知力」與「執行力」的建立過程,許多數據會被蒐集彙整。透過數位工具的協助,管理者可以把低價值的「資訊」(Information),變成高價值的「洞見」(Insight),進而做出風險控制、危害預防、主動管理的種種決策行為。
例如,各單位改善項目的完成率、高風險的法規項目是哪些等。
在愈來愈多企業投入永續報告書撰寫的趨勢下,企業在ESG各領域的投入資源、產出成果,也需要系統化、規範化的資料來源。
我們也可以說,一間企業的「決策力」,來自它有多強大的「數據力」,兩者相輔相成。
作者: 吳育宏 / 威煦軟體開發公司 總經理
刊登: 經濟日報《ESG最前線》專欄
標題: ESG最前線/ESG管理 必備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