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嗚槍,企業ESG競賽正式開跑
雖說ESG的理念及框架早在2004年就已提出,聯合國2006年也成立了聯合國負責任投資原則組織(PRI),致力將ESG納入投資決策,但對台灣企業來說仍是被動式前進居多,主要的推力僅來自品牌大廠客戶的要求,並未全盤規劃如何落實,以建立企業的永續DNA,直到近年主管機關正式發布多項具體要求後,才意識到比賽已經正式嗚槍開跑,匆匆忙忙到處研究如何在這場競賽中獲得佳績。
金管會在2020年8月底發布「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規劃多項強化ESG資訊揭露相關措施,以提升資訊揭露品質,並透過資訊揭露,促使企業重視ESG議題,強化其永續發展之能力,並且在2021年11月中,提醒上市櫃公司及時因應ESG資訊揭露措施,同時揭露了2022年度推動措施如下:
一、 強化公開發行公司年報揭露ESG相關資訊:本會近期已預告修正「公開發行公司年報應行記載事項準則」(預告期間110年10月13日至11月11日),增訂ESG資訊揭露揭露指引,引導公司揭露較為重要之環境及社會議題,如在環境方面,揭露溫室氣體排放、用水量、廢棄物等量化資訊;在社會方面,揭露職業安全(如職災數據)、職場多元化與平等(如女性職員及高階主管之佔比)等更為具體明確及量化之內容,以實踐企業永續發展之目標。
二、 擴大上市櫃公司CSR報告書取得第三方驗證之範圍:將配合國際發展趨勢修改名稱為永續報告書(Sustainability Report or ESG Report)外,並擴大CSR報告書應取得第三方驗證之範圍,增納化學工業及金融保險業CSR報告書應取得第三方驗證,並明定其應取得之驗證內容。另為與國際接軌,將於公司治理評鑑鼓勵企業發布英文版永續報告書。
前開措施將於111年度實施,請企業及早因應,本會亦將持續關注國際發展趨勢及國內企業執行情形,適時研議相關強化措施,以強化我國資本市場永續生態圈,提升我國資本市場競爭力。
ESH與ESG的高度關聯性
因應這樣的趨勢變動,許多探討如何做好ESG、產出ESG報告等相關的主題活動,如雨後春筍般大量冒出,實際參與也是場場爆滿,這其實意味著,不少企業未在相關領域確實紮根,過去在官網或報告中,呈現的內容多為表面功夫,僅靠著極少數同仁,耗費大量時間去製作報告通過稽核考驗,實質上並未落實到企業內部。
但如果是實務極為重視風險管理的企業決策者,其實早就發現做好ESG關鍵密碼之一,就在環安衛(ESH, Environment Safety and Health)相關單位一直以來持續在做的工作中。
舉兩個例子來看,首先台灣企業規模超過95%以上是中小企,我們若以服務中小企為主的鄧白氏(D&B, Dun & Bradstreet)所提出的ESG框架來看,其實不難發現許多評比項目都跟ESH單位的工作高度相關,例如:環保合規、環保機會與風險、遵循企業法規行為、供應商管理……等。
再者,若以較具領頭羊角色的上市櫃公司視角來看,我們若改以SASB的ESG框架探討,仍可看到許多評比項目,都跟ESH單位的工作高度相關,例如:廢棄物及有害物質管理、勞工法規、員工健康與安全、法規遵循、重大風險事件管理、風險管理系統……等。
上市櫃公司評鑑也大力向ESG趨勢靠攏
上述觀點也實際反映在兩件事情上。首先,在最新版本的公司治理3.0藍圖及公司評鑑指標中,都從過去滿足於合規即可,轉變為大幅提升標準,強調「風險管理」、「資訊透明」、「文化建立」幾項元素,這恰為一直以來環安衛相關單位期望達成的目標及其價值所在,但過去由於未被強力要求,而在業績掛帥的思維下被高度忽視其重要性。
指標企業ESG報告普遍高度關注ESH相關議題
再者,近期筆者與團隊成員,一起調查統計了台灣最主流的製造業,我們首先分析了營運績效前2%強的指標企業,發現他們除了關注近期最夯的碳盤查議題之外,也高度的關注及投注資源於ESH相關事務上,例如:利用軟體的力量優化ISO14001/45001等管理系統運作、強化所有利害關係人皆關注的法規遵循及風險管理議題。這樣的趨勢,在Covid-19疫情的催化下,普及程度在近兩年以來有了十分顯著的加速。
這代表對企業經營者而言,「做好ESH就是做好ESG」的普遍共識已漸漸形成,而實務上的做法也普遍轉變為「利用數位技術的力量做好ESH」、「利用數位技術的力量為企業創造更高價值」。
延伸閱讀:誰說投資永續管理不切實際?帶你看ESG績優生的經濟面成績單
延伸閱讀
【國際譯文】環安衛(ESH)部門在企業推展ESG策略時扮演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