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日期:2022-08-30
新聞來源:CSRone
作者:Guido Giese, Zoltán Nagy, and Abhishek Srivastav
編譯:CSRone 呂亭儀
衡量企業在環境、社會、治理層面表現的ESG指標,近期陷入「漂綠(green-washing)」風暴,甚至被指控為華而不實的「國王新衣」,對於永續發展無實質幫助,這些質疑也引起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組織(UNPRI)、企業社會責任組織(BSR)等重要永續投資相關組織的回擊。不過ESG指標真的對於企業毫無影響嗎?受多項國際認證的專業金融研究機構Investments & Wealth Institute分析2006-2021年共15年以來,企業股價與ESG表現之間的關係,在在指出ESG表現的好壞,是真的能撼動企業資金流入與表現,並得以督促企業!
概覽E、S、G對企業績效的影響
此份研究報告中企業樣本取自MSCI全球指數(MSCI World Index),依照ESG表現將企業分為5組,並以股價起伏來比較ESG表現好壞對企業績效的影響。
整體而言,治理層面(Governance)對企業表現的解釋力最為顯著,且於本份報告中,其影響力皆高於環境層面(Environment)及社會層面(Society)。
而這正反映了投資人面對不同風險型態的策略,他們較提防短期內可能發生的「事件風險(event risk)」,如違反倫理規範(ethics breaches)等——而這些項目通常與治理層面較有關聯,使其解釋力較強。就平均而言,治理層面表現最差的組別,在接下來的三年中減少9成以上的市值的機會,比起治理層面表現最佳的組別多2.4倍,可見治理好壞對企業表現的影響。
(ESG表現最佳與最差組15年來表現的差距/圖片來源:Investment & Wealth Institute)
*閱讀詳細全文請至→CSRone-破解ESG!哪個項目做不好,最容易造成企業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