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在國際社會與各國政府的政策推動下,近年來已受到全方面的關注。但是對台灣企業的營運來說,目前最大的衝擊力道並非來自政府部門的規範,而是國際客戶的要求。
特別是台灣經濟一直與國際市場保持高度的連動性,當歐美的品牌企業率先積極投入ESG領域,作為上游供應商的台灣企業自然無法置身事外。
以蘋果公司為例,從最上游的晶圓代工(台積電)、被動元件(國巨)、記憶體(南亞科),到機殼(可成)、鏡頭(大立光)、耳機(正崴)、電源供應器(台達電)等關鍵零組件,以及產品的製造組裝(鴻海、仁寶、英業達、廣達、緯創、和碩)等,台灣正是蘋果產品幕後最大的推手。
無論是想打入蘋果供應鏈,或是要維持既有蘋果訂單占比,掌握蘋果的ESG政策發展至關重要。在蘋果公司「2030年供應鏈和產品100%碳中和」的目標之下,供應商的因應重點摘要如下。
一、材料(Materials):蘋果在2020年首開智慧型手機產業先例,以100%回收的稀土元素製造iPhone觸感引擎。為了協助開發出新一代的「低碳產品」,材料供應商應該持續研發「低碳材料」或「回收材料」,並提高應用在自身產品上的比重。
二、製程(Process):即使產品是委外代工製造,蘋果對於產品的製程研發,一直有相當程度的介入。例如:蘋果與鋁材供應商合作,開發無碳冶鋁技術製程。供應商在製程的節能減碳上,勢必要投注更多資源與注意力,才能符合日益提升的國際標準。
三、能源(Energy):蘋果對於能源有兩大承諾,一是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二是擴大再生能源的使用範圍。而上述兩大承諾都不限於蘋果公司內部的流程,而是擴及供應鏈上的合作夥伴。正因如此,如何提升能源管理的水平,同樣是蘋果供應商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事實上,台灣的經濟命脈從早年的「貿易」轉變為「代工」的過程,因為國際客戶的要求與磨練,台灣廠商在產品研發、生產製造、品質管控等面向都有長足的進步。未來在蘋果、微軟、臉書等國際客戶積極推動ESG的趨勢下,台灣勢必同步邁向ESG新紀元。
作者: 吳育宏 / 威煦軟體開發公司 總經理
刊登: 經濟日報《ESG最前線》專欄
標題: ESG最前線/國際客戶 扮ESG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