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22年8月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全球5.9億人確診,死亡人數超過645萬人。而在經濟損失部分,日本經濟研究中心(JCER)預估,光是亞洲15個主要經濟體2020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就損失1.7兆美元。保守估計,全球因為疫情造成的經濟損失可能達數10兆美元。
雖然新冠肺炎有「流感化」的現象,許多國家逐漸降低防疫標準、回歸正常生活,然而大規模流行的傳染疾病,未來還有很大機會以不同形式出現。
如何從這一次的疫情吸取教訓,值得我們沉澱與深思。
我認為,企業應該從四個面向做好準備工作,以確保未來再次出現大規模傳染疾病時,將營運受到的衝擊降到最低。
一、分散供應鏈風險
疫情高峰期間,各產業出現斷料、停產的案例不勝枚舉。當疫情趨緩、供應恢復正常後,企業應該評估如何把雞蛋放到不同的籃子裡。例如,關鍵材料與零組件尋找更多替代供應商,或者重要產品的生產線分散到不同區域或國家,甚至各種運輸物流的替代方案也要未雨綢繆。
二、熟悉遠距工作模式
企業應該做好「隨時能夠遠距工作」的準備。
除了基本的軟硬體、視訊設備之外,企業內部分享資訊、專案管理、部門報告的方式,都要變得更精準、更有效率,才能在遠距工作的模式下,讓員工維持生產力。
建議所有公司都可以規劃每個月二次的遠距工作,既是為疫情防範做演練,也是一種溝通模式的轉換與刺激。
三、強化員工防疫作為管理機制
疫情要獲得有效控制,戴口罩、勤洗手、量體溫、打疫苗等防疫作為的徹底執行是關鍵。
然而在企業組織運作之下,如何有效率(efficiently)、有效果(effectively)的貫徹到所有員工身上,同時又不過度影響正常的生產、銷售等營運流程,就需要企業的縝密規劃與定期演練。
四、加速關鍵流程的數位轉型
新冠疫情爆發初期,自動化程度較高的半導體、面板產業仍能維持正常出貨,就是產業數位轉型帶來的好處。
其實不僅僅是生產流程,企業的客戶溝通、銷售流程、售後服務等,都應該進行全面的「數位化健檢」,並在疫情再次爆發之前,及早做好必要的數位轉型。
新冠疫情帶來危機之際,對藉此機會強化體質的企業來說,反倒成了一種轉機。
作者: 吳育宏 / 威煦軟體開發公司 總經理
刊登: 經濟日報《ESG最前線》專欄
標題: ESG最前線/汲取疫情教訓 四招強化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