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PAS 2080?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的挑戰,國際間早已展開長期抗戰,從《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到《巴黎協定》,減碳目標迫在眉睫。其中,建築與營建業的碳排放量因佔占全球的37%,顯示減碳行動更是刻不容緩。
而PAS 2080營建業的「碳管理遊戲規則改變者」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作為世界上第一個針對人居環境的碳排放管理國際規範,被譽為「改變營建業遊戲規則的國際碳管理標準」,它不僅為基礎建設的整個生命週期(從設計到拆除)提供碳管理框架,更引領產業邁向淨零碳排的目標,其三大亮點依序說明如下:
- 降低成本減少碳排: PAS 2080可幫助基礎建設減少碳排放,並降低建造成本。
- 跨界合作鼓勵創新: 鼓勵價值鏈成員之間的協作,打破傳統思維,為基礎建設注入更多彈性和創新。
- 共同領導責任共擔: PAS 2080 顛覆了以往以業主為中心的模式,讓所有價值鏈成員都能展現領導力,共同為減碳目標努力。
在PAS 2080中顛覆以過往以資產業主為中心角色的想法,所有價值鏈成員在這項碳管理架構下,皆依其專業展現領導力,並透過責任矩陣明確劃分各單位職責,並在基礎建設之全生命週期階段和其他團隊攜手協作,共創永續價值。
PAS 2080不僅是營建業接軌國際市場與提升競爭力的利器,更是邁向永續發展的關鍵一大步,因此,WSP認為現今國內各政府機關因逐步導入PAS 2080相關觀念,加速實施基礎建設之碳管理。
資料來源:BSI
國內政府機關實際案例說明
經濟部水利署目前已取得「PAS 2080:2023 建築與基礎建設碳管理標準」證書,成為國際上第一個獲得認證的水利政府部門,也是國內首例獲得PAS 2080 證書的政府單位,針對水利署是如何運用PAS 2080標準,經WSP盤點,初步可分為四大面向,依序說明以下:
- 系統性的減碳機制:於 2022 年首創「水利工程碳預算管理」的工程系統性減碳機制,並通過 BSI(英國標準協會)第三方公正單位的查核認證。
- 創立專屬減碳指引:自 2021 年 11 月啟動水利工程淨零轉型,陸續完成「水利工程減碳作業參考指引」規劃設計篇、施工篇及營管篇等,針對轄管工程進行相關規範並明訂確訂定減碳策略與措施。
- 績效考核與改善:透過每年的績效考核與成效分析,檢討精進減碳策略以達成減碳目標,同時於2023年度已達成30%的減碳目標,預計於2030年將達成40%的減碳目標,並於2050達成碳中和。
- 建置碳管理手冊:水利署根據 PAS 2080的系統化架構,並導入PDCA循環式品質管理,規劃「PAS 2080碳管理手冊」,詳細說明如何在水利工程全生命週期中進行碳管理。
圖片來源:經濟部水利署
其他政府機關可如何運用PAS 2080觀念
PAS 2080不僅是一個標準,更是一個框架,能協助機關系統性的地管理並減少其基礎設施專案的碳排放,而機關可如何導入及運用PAS 2080觀念,WSP參酌水利署的成功經驗,已初步彙整為六大管道,依序說明如下:
- 建立跨單位的碳管理策略
機關可設立一個由各處室組成的碳管理專責單位,負責制定和監督整體的碳管理策略,並根據國家淨零排放目標,設定明確的減碳目標與措施,同時將PAS 2080的原則納入現有的專案中,例如環境影響評估、綠建築標章等,確保所有基礎建設專案都符合減碳要求。 - 導入碳預算概念與系統性減碳機制
於工程提報核定階段即預先設定碳預算,評估工程從原物料開採、製造、運輸、建造、營運到拆除的完整生命週期碳排放量,並進一步找出碳排放熱點,以利制定專屬減碳措施。 - 制定並實施減碳作業參考指引
機關可參酌水利署所建置完成之指引,並進一步依循「公共工程節能減碳檢核注意事項」架構,同時多方考量轄管工程性質,制定符合自身業務特性之專屬減碳作業規範,以便機關人員得以於各階段有效管理碳排放。 - 鼓勵供應鏈共創減碳價值
為符合PAS 2080中「從搖籃到墳墓」的碳管理觀念,機關可於工程源頭(材料供應商)開始,建立一系列專屬碳管理制度,除可加速推動供應商進行創新與永續改革,亦可為機關建置長遠的篩選標準機制,分別說明如下:- 建置供應商評選標準:將碳排放績效納入供應商的評選標準,鼓勵供應商採用低碳生產技術或綠色運輸方式,同時可考量在地廠商減少運輸所產生之碳排放。
- 技術輔導與合作:提供供應商技術輔導,協助其導入碳管理系統、改善生產流程並降低碳排放。資訊透明化制度:建立專屬碳排放資訊平台,要求供應商揭露其產品或服務之碳足跡,方便機關進行採購決策。
- 持續精進現有減碳政策
現今部分機關已有訂定專屬減碳目標或是工程減碳執行政策,如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現今已導入創新低碳工法,並持續落實「淨零建築政策」,然而WSP認為若能再融入PAS 2080碳管理觀念,則可有效達到1+1>2的成效,更明確的地進行減碳目標及範圍的分級制度,同時以多元化的形式落實減碳政策。 - 獲得第三方單位驗證
機關應以科學數據為基礎,推動碳管理系統化與標準化,將碳排量要求納入設計與施工過程,並定期接受如 BSI等第三方公正單位的驗證,同時,也應根據趨勢滾動式修正減碳目標,以更嚴格的標準加速推動減碳執行。
結語
WSP認為政府機關可借鑒水利署的成功經驗,從工程設計、施工到營運管理,全面導入PAS 2080標準,並結合供應鏈管理、綠色工法及持續改善機制,以有效降低碳排放,實現淨零目標,同時可進一步與國際接軌減碳趨勢,帶動整個產業鏈之資產擁有者、設計師、工程顧問、產品及材料供應商等共同實現淨零碳排目標,提升永續競爭力。
參考資料
- Society for the Environment,What is PAS 2080? Insights from Chartered Environmentalists, for everyone,2023.
- BSI, PAS 2080:2023 – Carbon management in buildings and infrastructure, 2023.
- IEMA ,What is PAS 2080? Insights from chartered environmentalists, for everyone,2023.
-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公共工程節能減碳檢核注意事項, 2022.
- 經濟部水利署, (經濟部創雙首例淨零減碳佳績獲國際水利工程及國內政府部門PAS 2080碳管理證書), 2024.
- BSI,(首奪PAS 2080建築與基礎建設碳管理驗證,水利署獨步全球的減碳創新),2024.
免責聲明
科進栢誠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盡最大的努力確保文章內容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但不對其中任何可能的錯誤或疏忽承擔責任。本文章內容不可作為法律依據或法律釋義。因參考本文章內容而導致的任何損失,WSP不承擔任何責任。如需尋求專業意見,請根據下方聯絡方式諮詢有關專業顧問。